訂閱電子報

月刊專欄

期別選擇
期別:272
發布日期:2025-04-21
閱覽人數:23
碳足跡:測量與減少環境影響(下)

如何減少碳足跡

測量後,如何行動?以下是實用建議:

採用可再生能源:安裝太陽能板或轉向綠色能源供應商,成本更低且環保。例如,零售巨頭沃爾瑪已在全球門店安裝太陽能系統,減少數十萬噸排放。

提升能效:換用節能設備,如 LED 照明,調整恒溫器。製造業可升級機械,減少能源浪費。

綠化車隊:轉向電動或混合動力車輛。物流公司 DHL 已將部分送貨車替換為電動車,顯著降低尾氣排放。

遠程工作:減少通勤和辦公能源消耗。疫情後,許多企業發現混合辦公模式不僅減排,還提升員工滿意度。

優化供應鏈:選擇本地或可持續供應商。例如,服裝品牌 Patagonia 與有機棉供應商合作,減少運輸和化學排放。

減少與重用:數位化文件、修復設備、重新設計包裝。飲料公司可口可樂正推廣可回收瓶,減少塑膠廢物。

碳抵消:投資植樹或清潔能源項目。例如,航空公司通過支持風電場抵消飛行排放。


碳計算的挑戰

碳足跡計算並非簡單:

測量難題:員工通勤或供應商電力是否納入?

可再生能源成本:製造太陽能板的排放如何計算?

排放因子變化:電網綠化影響因子準確性。

範疇 3 難題:價值鏈排放難以精準測量。

抵消爭議:植樹項目效果難驗證。

行為影響:員工環保行為的減排效果難量化。


技術與標準支持

國際標準有助於規範碳管理:

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指南。

ISO 14040/14044:生命週期評估框架。

ISO 14083:運輸鏈排放標準。

這些標準提供一致的減排框架,幫助企業有效應對氣候挑戰。


碳管理新趨勢

未來碳管理將更普及:

智能工具:AI 助力追蹤與建議減排,例如分析實時能源數據,優化用電時段。

全面測量:從旅行到雲存儲皆納入。科技公司如 Google 已開始評估伺服器碳足跡。

自然解決方案:投資森林吸收碳。例如,微軟承諾通過植樹實現碳負排放。

碳移除技術:如直接空氣捕獲,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初創公司 Climeworks 已投入實踐。

範疇 3 關注:聚焦供應鏈排放,企業將與供應商協作提升可持續性。

循環經濟:設計可重用產品,如 IKEA 推廣二手家具回收。

碳定價:政府為排放定價,激勵減排,歐盟碳交易市場即為範例。


減少碳影響的意義

計算碳足跡或許複雜,但其價值在於啟發行動。即使數據不完美,過程也能揭示減排洞察。目標不是精確,而是進步。持續測量與改進,或許能催生碳管理的創新突破,留下值得驕傲的足跡。


【 取材自 ISO 官方網站 】


延伸閱讀:

>> 碳足跡:測量與減少環境影響(上)

上一篇:臺灣外役監制度探討(下)
下一篇:3 by 7 的 ESG 推行與管理成效持續創新(下)
月刊專欄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北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中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高雄聯絡處)

Copyright © 2022 BellCERT Group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