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月刊專欄

期別選擇
期別:255
發布日期:2024-01-10
閱覽人數:29
布局永續先機: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關鍵新知(上)

全球在探討與環境相關永續發展的議題中,大多聚焦在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盤查等趨勢,然而水資源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水資源議題也囊括在內,當缺乏乾淨的飲用水時,甚至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目標 6」即是在 2030 年以前確保潔淨水和衛生的可利用性與永續性管理。除了民生用水之外, 在產業面則須探討如何提升使用水資源的效率。


提高用水回收再利用率,以回應 SDGs 目標

近幾年全球頻頻傳出乾旱消息,政府在 2016 年水利法增訂條文中,也已提出徵收耗水費具體作法,並在今(2023)年 2 月份開始徵收,以期促進企業積極實踐節約用水規劃。在永續發展的世界潮流中,可以觀察到跨國企業能敏銳地因應環境議題,來確實推動企業對水資源管理的整體策略。


例如全球第二大的飲料供應商可口可樂,在水資源領域致力於逐年降低生產每公升飲料的耗水量以作為水資源節能之評估指標,並制定目標要在 2030 年讓水利用率(WUR)降到 1.45 公升。看回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水資源管理議題上,2023 年的再生水替代率是 5 %,並設定在 2030 年時,再生水的替代率要超越 60 % 以上。台積公司的一次用水量,大概會重複到三點五次的成效,企業特別提升用水回收再利用機制,以免對區域的民生用水造成影響。


上述水資源效率管理的國內外發展趨勢,正是為了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裡的目標 6(SDGs 6):「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目標 7:確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以及「目標 13: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等號召。


國際企業認知產業發展必須面對的水資源管理風險有:實體風險、企業形象風險、政府部門管理風險、財務風險。面對風險,需要在管理層面溝通企業的利害關係者制定水資源管理策略,並在永續報告書公開資訊平台揭露相關資訊。而導入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從企業內、外部可產生的預期效益如下:


首先,從內部可以透過鑑別用水風險,全面評估瞭解企業潛在的水資源風險,就能避免因缺水造成經營損失。企業投入更多關注來建置系統性方式來改善用水效率,以台積公司為例,目前努力方向之一就是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以上種種行動都能讓企業提升用水韌性,同時也有效降低用水風險。


其次,從外部來看,推動水資源管理的最有利之處就是符合政府的法令要求,同時也因應耗水費的開徵,及時控制可能增加的生產成本。企業也能藉水資源管理在「ESG 永續報告書」展現自身對環境保護的企圖與決心,提升企業形象也能讓利害關係人理解企業在永續發展經營上的規劃與實現成果。


以 PDCA 循環持續推進企業水資源效率管理

如果公司曾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可以發現其與 ISO 46001 水資源管理架構的相似度高達九成以上,不同之處是系統的核心領域分別為能源與水資源。

▲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架構。


從管理系統 PDCA 循環活動來分析水資源管理系統架構,包括在規劃面(PLAN)制訂水資源效率的政策、目標,管理階層對水資源管理的支持跟承諾,以及鑑別出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和期望等內容,跟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其實相當雷同。在執行面(DO),包括經由教育訓練讓企業人員認知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並依管理系統建置系統文件,這點跟能源管理系統其實可以進行整合。而作業管制內容也跟能源管理系統一樣,為用水設備、設施管線制定有效的維護跟操作,有效管制廢水處理過程等。執行期間最重要的就是與各層級人員溝通,讓大家理解並認同關於水資源管理的概念。檢查(CHECK)面則體現在用水的績效評估與內部稽核,當發現一些不符合事項,就需採取改善的矯正措施。行動面(ACT)就是管理審查,當內部稽核找出問題後,在最高管理階層主持的管理審查會議裡,檢討及推動後續的改善方案。


從技術角度來分析時,也可以看到與能源管理系統相似的架構。規劃面(PLAN)的水資源使用審查,類同 ISO 50001 的能源審查,審查企業達到用水平衡的要求,包括各種進水來源如自來水、雨水、回收製程冷凝水,輸出使用在哪些設施設備或製程上面,最後達成用水平衡。進行水資源效率的管理有兩個輔助工具,水資源的效率指標與水資源效率基線,這點跟能源管理系統類似,也是以績效指標與管理基線為管理輔助工具。在執行層面(DO)包括設計、採購和維護保養,其中設計是指在使用水資源設備時是否提高企業用水量的效率,以此列入未來為設備汰舊換新時的採購考量;另外也跟能源管理一樣,要去制定相關作業指導書(SOP)以管理用水設備管線的維護與保養。檢查(CHECK)面向包括彙集企業用水狀況的量測數據並監督,最後在行動面(ACT)制定目標,例如制定出回收率指標後,要以何種行動方案來達成績效。以上是 ISO 46001 標準條文的相關內容。


因應風險審查水資源使用並改善,建立水資源平衡圖

水資源管理的風險規劃分別從策略面與執行面兩層面來探討。


策略面會從組織背景的外部與內部議題切入。外部議題對應到風險跟機會的活動,包括不同水源種類(自來水、雨水、 回收水)設置的可行性;氣候變遷對水資源使用影響,從短期的缺水到長期產生的各種衝擊等;國家因應水資源政策發展制定新法規以管制用水如耗水費徵收;因應國際倡議組織與客戶或機構投資者要求,主動揭露環境永續的相關資訊如 ESG 指標跟目標等。內部議題包括在「ESG 永續報告書」裡承諾改善水資源效率管理,設定回收率與目標減量等;當水資源供應中斷時的應變計畫,例如園區缺水時會出動水車就是應變計畫之一;水資源管理的成熟度與文化形成需從認知層面讓大眾理解,因水資源的有限而需投入資源與關注以制定妥善的水資源管理計畫;在管理系統裡監控活動數據使用量,最終達到用水平衡的目標;以及制訂整個企業的營運目標與策略。


聚焦回執行面,主要是以對水資源使用的審查,依據水資源消耗來鑑別是否有改善空間,透過教育訓練建立人員對水資源效率管理的能力,找出變因並分析當前效率,再決定重大水資源的使用,並將需改善的優先順序列為年度行動方案來確實執行。也可以藉此研判水資源使用和消耗趨勢,以預估未來用水量、訂出商業活動指標,以及效率基線等,提前為風險準備對策。


水資源平衡圖的建立,也是水資源管理系統的要求之一。企業要發展準確的水平衡圖,需要量測用水量,鑑別輸入來源的水源與從哪些製程或設備輸出水資源,包含蒸發逸失與管線洩漏,並在關鍵位置設定水錶以監測水的流向資訊與再利用率。


重大水資源使用議題為 ISO 46001 系統核心策略

推動水資源效率管理最重要的核心策略,在於針對重大水資源的使用議題,包含找出相關影響使用的變因,再制定使用的管理對策與作業程序指導書。


對應 ISO 46001 水資源管理系統標準條文的章節,會從 6.2 訂定水資源效率指標,接著訂定水資源效率基線;採取改善的對策是從 6.3 來訂定改善的目標與行動方案,依照 8.1 運作規劃與管制進行有效的作業管制。然在執行的過程當中, 人員需具備的項目是在第七章節 7.2 能力跟 7.3 認知;當設備需要改善,就會從第八章節 8.2 的設計跟 8.3 採購流程結合,形成整體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策略。


而關於績效指標的建置流程,需先確認預計達成的績效指標項目,再從商業活動指標裡找出對應的相關變數,再根據已確定的績效指標去蒐集相關數據以進行分析。績效指標的架構是分別在製程或廠務上制定,所以在製程上以用水效率與水回收率來訂績效指標;廠務面的績效指標,就是純水的產水率與廢水的排放率。


多數企業其實用相對單純的水回收率來當作績效指標,因為最直接有效。水的回收率越高,表示企業使用耗損的程度越少,未來做績效管理時,可以直接提升回收率。要達到自訂的水資源效率目標與標的時,我們可以分別從使用與回收兩層面來思考改善方案。


延伸閱讀:

>> 布局永續先機: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關鍵新知(下)

上一篇: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與循環經濟
下一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上)
月刊專欄

HOT 熱門文章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北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中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高雄聯絡處)

Copyright © 2022 BellCERT Group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