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月刊專欄

期別選擇
期別:256
發布日期:2024-01-10
閱覽人數:29
布局永續先機: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關鍵新知(下)

ISO 46001 系統跟 ISO 50001 系統一樣屬於高階架構,都是採用 PDCA 循環架構。架構第一階段為領導管理,對應標準條文內容從第四到第六章開始。

▲ ISO 46001:2019 水效率管理系統架構。


ISO 46001:2019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架構

第六章規劃,依據條文 6.1 規劃處理風險及機會對策,可對應到條文 4.1 和 4.2 的內容。條文 6.2 水資源效率目標及規劃達成,則對應到水資源效率管理的政策,透過 6.2.2 規劃與 6.2.3 法規要求,還有 6.2.4 執行用水審查,6.2.5 鑑別營運活動指標,6.2.6 決定水資源效率指標,以及 6.2.7 鑑別水資源效率基線指標等來達成。這裡架構跟能源管理系統稍微不同,水資源管理系統把大部分重點放到條文 6.2 內,最後 6.3 就是訂定水資源效率標的與行動計畫。


第 8 章運作,主要是 8.1 運作規劃與管制,8.2 設計與 8.3 採購。另外多出很重要的章節是 8.4 維護與檢驗,這點跟 ISO 50001 系統不同,其實這點應該規劃在 8.1 作業管制之內,針對用水設施設備或製程的管線如何維護跟各種量測檢驗,都歸納在第 8 章。這裡的附錄可供推動 ISO  46001 系統時的參考資料,包括使用指南、水資源效率情境範例、水平衡圖發展的指引、經營活動指標範例等。


細看重點條文的 6.2.4 執行用水審查,第一就是鑑別用水的活動與功能,包含純水系統、製程設備、冷卻水塔、鍋爐蒸氣,然後空污用水、民生用水等用水種類。第二,記錄各種用水相關的活動數據即是使用量,包括用水來源、用水量、排放水量、循環水量,回收用水量等。第三,確定用水水質跟它的流程跟服務,目的就是將用過的水做分流來實現水循環再利用,這階段就包括用水水質的要求、水量的要求、使用後的水質變化跟水量變化等,以及可以替代的措施。最後是決定可提升水資源效率的活動,包括用水最適化、用水回收、循環跟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展用水審查的方法跟標準來維持文件化資訊,為各項行動留下紀錄。


延續上列條文,為了發展用水審查,以水資源審查表範例來分析評估,第一要先去鑑別出當前使用的水源;第二鑑別哪些設備設施或者製程使用水資源;第三是評估過去與現在的用水量,以分析用水效率的績效。最後,就是評估未來用水量。


根據用水審查的結果,第一是用評估的準則來鑑別哪些是重大水資源使用的設備或製程,並針對操作重大水資源使用設施的人員來建立其相關能力,第二是找出影響用水的相關變數,第三是找出重大水資源使用設備與系統流程的性能,並在審查期間紀錄改善水資源效率的行動方案。接著,就是系統化整理並排定優先改善的項目。


在條文 6.2.5 鑑別營運活動指標,就是鑑別適用於監督和量測水資源效率績效的特定營運活動指標。


條文 6.2.6 決定水資源效率指標,指決定和更新水資源效率指標的方法應維持文件化資訊並定期審查。審查水資源效率指標並將與水資源效率基線指標進行比較,並適時定期進行更新。在 ISO 46001 系統的附錄 D 營運活動治標範例中,特別列出各行業別相關的營運活動指標,未來在實際導入公司的過程中可以此為參考。


條文 6.2.7 是鑑別出適合監督和量測其水資源效率方案成果的水資源效率基線指標,再根據前述基線指標進行管理與修改。這點與 ISO 50001 系統完全相同。用水效率評估指標常以用水回收、單位產品的用水率、單位產值的用水量來進行分析評估。


條文 6.3 標的及行動計畫,是指組織應建立水資源效率的目標跟標的,這點跟能源管理相同,在建立水資源效率的目標後,以行動方案的節水量或節水效率作為標的,加總標的就會達成用水效率的目標。但行動計劃要訂定完成標的時間,通常以一年為期。另外,在建立和審查用水效率目標時要考慮到以下三點:一是用水、水資源效率、廢水跟污染控制的法規要求;二是找出改善機會以提升水資源效率;三是相關行動會不會影響財務面、生產營運面,甚至技術面是否可行,都要通盤考量。也就是當提出改善方案時,要考慮各種因素再來決定是否納入年度計劃裡執行,並驗證改善前跟改善後的效率提升了多少。


用水回收率查驗作業說明

政府在 2023 年開徵耗水費,徵收對象是針對在枯水期間(前一年 11 月至當年 4 月)單月用水量超過九千度(立方公尺)以上的用水大戶。耗水費每度徵收三元,會從 2023 年 2 月 1 日到 2025 年 6 月 30 日期間以費用減半的優惠方式給予緩衝期,讓企業改善節水設備。初步統計,符合徵收門檻的廠商約有一千七百家。《水利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內容提到,用水超過一定水量的用水人要徵收耗水費,但已落實執行節用水措施者,得於 60 % 範圍內酌予減徵。


耗水費是每年徵收一次,列入徵收的用水類型,包括自來水、地面水、地下水。徵收對象考量糧食安全及公眾服務特性,排除包括農業用水、政府機關、行政法人、學校、醫療社福機構等。


優惠費率計算是依照用水回收率,達到或超過行業基準區間即提供優惠費率。耗水費的設立主旨即是用以鼓勵企業提高用水回收率,而用水回收率需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TAF)認證之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驗證機構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查驗機構所出具之查證聲明書或相關證明文件。驗證公司指第三方驗證公司,艾法諾國際驗證機構即是水利署指定查驗機構之一。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資訊觀測站有企業 ESG 資訊揭露的報表頁面,其中的水資源管理項目包括用水量與用水回收率等,也都需經過驗證機構的查驗。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導入說明與推動優勢

所有管理系統在導入過程當中,流程的第一個重點是獲得最高管理階層承諾支持與參與,並成立水資源效率管理推動小組來推動導入 ISO 46001。推動小組的單位架構其實類同於 ISO 50001 系統,所以建議導入與 ISO 50001 相同管理單位,例如廠務部、永續發展部等。

▲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推動關鍵。


針對條文 4.1 跟 4.2 對組織內外部瞭解關於水資源效率使用議題與利害關係人的期望需求後,就要進行風險評估,鑑別哪些是屬於重大水資源使用,再針對這點透過 ISO 46001 系統來設定績效指標基線,制定行動計劃管理方案來達成績效目標,以降低企業在水資源使用上的風險。而在文件建置方面,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文件基本上會與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進行整合,以減少維持系統的作業量,最後是進行內部稽核跟管理審查。在導入並建置系統之後,企業還是要透過第三方驗證來取得 ISO 46001 證書。


若企業已推動 ISO 50001,再推動 ISO 46001 的優勢有以下幾點,兩系統除了主要管理單位相同,管理架構與流程也近似,推動與管理人員若已具備 ISO 50001 的推動經驗,更容易導入 ISO 46001,兩標準系統驗證時間的整合也可以減少組織投入稽核的資源。可進行整合的管理系統也是企業 ESG 報告書涵蓋的內容,包含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46 水足跡,基本上都可以跟 ISO 46001 進行整合。


導入系統所達成的效益,就是降低企業的用水風險,找出改善的空間,以及改善整體水資源使用效率的績效。若企業提高了用水回收率,基本上可以降低污水排放量,就能符合主管機關的要求。而證明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績效,更能提高未來在商業競標的機會,還可作為未來耗水費的減徵條件之一。


結語

面對環境永續議題,企業在追求成長過程中,也需要找出平衡共生的新模式。水資源議題已是企業營運中斷的風險之一,而 CDP 問卷也每年邀請全球數千家企業揭露其碳管理相關的數據、風險及機會,發展出氣候變遷、水安全、森林等三大環境主題數據,更突顯了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有效的水資源管理並不只對企業有利,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下,水資源管理已是 SDGs 永續目標之一,而企業回應並達成此一目標的最佳途徑,就是採用 ISO 46001 為組織實踐轉型永續目標,並能成功將營運風險化為轉機。


延伸閱讀:

>> 布局永續先機: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關鍵新知(上)

上一篇:全球化的永續循環經濟
下一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下)
月刊專欄

HOT 熱門文章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北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中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高雄聯絡處)

Copyright © 2022 BellCERT Group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