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是我們對抗氣候危機的最強大工具。轉向淨零排放的過程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解決方案,不僅帶來環境效益,還有經濟、社會和健康方面的優勢。若未能迅速且果斷地行動,將面臨災難性的氣候變化風險,包括極端天氣事件、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糧食和水資源供應的中斷。
什麼是淨零排放?
雖然對淨零排放的定義存在差異,ISO 淨零指南(IWA 42:2022)將淨零定義為「在人為引起的剩餘溫室氣體排放(GHG)在特定期間和特定範圍內由人為主導的移除所平衡的狀態」。實現這一平衡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減排、抵消和創新技術。
轉向淨零排放的世界可以通過從源頭減少排放,並通過二氧化碳移除來抵消剩餘排放來實現。減排是直接減少所有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和氫氟碳化合物,這些氣體比二氧化碳更易滯留熱量)的過程。二氧化碳移除涉及投資於「碳匯」—例如植樹、土壤碳管理、生物炭、直接空氣碳捕捉和儲存,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抵消則涉及組織購買由其他組織進行的減排或增強移除項目產生的碳信用,以中和其剩餘的碳足跡。
碳中和與淨零排放:企業的收益何在?
淨零與碳中和是相同的嗎?當企業聲稱它們「碳中和」時,意思是它們已經估算了自己的碳足跡,採取措施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碳移除來降低碳足跡,並隨後通過抵消剩餘的碳足跡來達成中和。當企業談論「淨零」時,它們指的是未來的目標,即計劃盡可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增加二氧化碳移除,並使用來自碳匯項目的碳信用來抵消其剩餘的碳足跡。
邁向淨零排放的行動包括整個價值鏈的雄心勃勃的減排、跨行業的系統性變革以及積極移除二氧化碳。企業可以在達成淨零目標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這也有助於全球實現淨零的更廣泛努力。
通過採用淨零思維-即設定達到淨零的目標日期,並立即實現碳中和-我們可以加速向可持續未來的轉型,確保氣候韌性,並創造創新、綠色就業和經濟繁榮的機會。
【取材自 ISO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HOT 熱門文章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05
【國際標準新知】2023-11-07
【ISO之窗】2024-02-23
【法律專欄】2024-12-05
【財稅專欄】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