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月刊專欄

期別選擇
期別:267
發布日期:2024-12-09
閱覽人數:30
跨部門協作的障礙

跨部門協作失敗往往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而是多種因素互相影響。可能是激勵團隊協作的機制不一致、權力責任分配不均衡,或是優先順序互相衝突等等。


學者指出阻礙團隊協作的六種主要障礙為:


1. 過度依賴領導人,以致妨礙了決策與創新的速度,使團隊成員感到無助,同時領導人又負擔過重。這種形態可能是因為領導人控制欲強,但也可能是團隊成員不願承擔風險,即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請示上級。抱持這種消極態度的成員,若遇上什麼都自己來的領導人,往往就會出現此障礙。


2. 被邊緣化的團隊成員無法獲得資源,也難以有所貢獻,不利於團隊的績效,以及向心力。這些成員之所以權利遭剝奪,可能是因為他們是菜鳥、約聘人員等,而跟其他成員有所不同。也可能單純是因為所在地理位置造成的隔離。


3. 內部的小團體沒有連結,各做各的事,拖累工作進度,也破壞凝聚力。協作網絡中可能會形成數個小團體,小團體當中的結點關係良好,但不同小團體之間的交流則不怎麼順暢。網絡中的各節點湊在一起時,表面上對於共同目標有一致共識,但實際上卻是各做各的。


4. 協同合作的要求過多,使成員疲於奔命,降低了工作與決策的效率,太多時侯只好選擇妥協,造成投入度下滑。如果一個協作網絡的節點之間,有著縱橫來回的複雜合作關係,反而可能造成節點上的成員分身乏術,結果效率低落,員工也疲累不堪。有時問題來自職務定義不清,導致員工覺得事事都跟自己有關。另一個肇因是。領導人高估成員的能力,或是低估了協作需要的時間。還有一個癥結點則是,成員無法拒絶領導人,造成大家覺得應咬牙硬撐。


5. 團隊外圍有著銅牆鐵壁,擋住了利害關係人的意見,以及外部的資源,導致決策不完善、創新失敗,團隊與組織脫節。這類網絡與外界少有聯繫,好處是能減少外界干擾,壞處則是團隊會缺乏外界的資訊與專業協助,也不太聽得到利害關係人的意見,造成行事時未能考慮大環境。因此,有可能最後做出的應用不能帶來更大規模的價值。團隊之所以成為孤島,是因為沒諮詢過專業人士或利害關係人,先確認可行性跟必要性。


6. 外部利害關係人的要求,導致團隊忽視了本身的任務與最優先事項,因而工作超出負荷,品質下滑、進度時間延遲。一個協作障礙是網絡內部與外界隔絶所導致。優先事項超出負荷障礙正巧與它相反,是網絡內外交流過盛所導致。與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過於暢通,可能會使協作團隊彷佛門戶大開,外部的利害關係人三不五時就上門來提出要求,而且人人都覺得自己的要求是急件,導致團隊左支右絀。


【取材自 EMBA 世界經理文摘】

上一篇:環境部預告修正飲用水水質標準,未來升格法規管制
下一篇:ISO/IEC 42001 人工智慧管理系統簡介(下)
月刊專欄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北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中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高雄聯絡處)

Copyright © 2022 BellCERT Group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