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月刊專欄

期別選擇
期別:260
發布日期:2024-05-14
閱覽人數:29
調和淨零通用藍圖的 ISO IWA 42 淨零指南(下)

溫室氣體盤查資訊為報告書基礎內容之一,而溫室氣體盤查的通用標準,是由世界資源研究院(WRI)與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於 1998 年提出《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GHG Protocol),從此明確界定企業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類別。而 ISO IWA 42 淨零指南為「淨零」相關專有名詞定義中常見的範疇一至三(即是 GHG Protocol 之類別一至類別十五),也引用於此。


包括來自營運製程或設施的直接排放屬於範疇一(同類別一);能源利用造成的間接排放屬於範疇二(同類別二);分布於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等其他間接排放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範疇三(同類別三至十五)。


「淨零」溫室氣體(GHG)則是指在特定期間和特定範圍內,人為引起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與人為主導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平衡。全球若能同步穩健實踐淨零碳排,如此才能有助於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目標,即將全球平均溫度升高限制在 1.5 °C 以內。


遵循 ISO IWA 42 的好處

永續報告書在臺灣大多於六月底才陸續發布,但歐美各國則自二月開始,已經逐步發布永續報告書,且大多數已把 ISO IWA 42 的承諾跟責任納進報告書裡。遵循 ISO IWA 42 的好處包括:能顯示組織對氣候行動的承諾和責任,並提高其聲譽和信譽;能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客戶、員工、投資者、供應商等;能增強組織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並抓住新的商業機會;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並提高效率和質量;還能為組織帶來更多的社會和環境效益,例如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公共健康、促進社會公正等。


某位企業主管分享,他曾接到國外供應鏈提需求,要填寫大概四百多題的報告書,如果不填就會喪失商業機會,他選擇尊重全球化下的每一份商業往來文件,故每一份報告都盡責做到位。所以 ISO IWA 42 也讓企業或組織做好隨時迎接挑戰的準備,具有相當水準的競爭力跟創新能力。


假設利害關係人與基金經理人共同審視一份永續報告書,具備 ESG 標的的內容更能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包含臺灣勞保基金也首選這些標的進行投資。因為 ISO IWA 42 融合許多準則,包含 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以及許多 ISO 標準,所以它能扎扎實實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跟風險,因為內容已經包含了生命週期、碳盤查、碳足跡、碳中和,也顯而易見地同步提高了組織推動淨零的效率與質量。


在臺灣,針對氣候保護的活動或是在生物多樣性的維護上偏向薄弱。然而其中被一直強調的生物多樣性,卻是這兩年國內外評鑑的重要指標。市場對綠碳的討論正熱烈,海洋的藍碳也確實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預估可以帶來更多的碳匯。


但是最新的發現是黃碳,也就是土壤裡的「真菌」,它是非常強大的碳匯來源。根據統計,它占了地球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光是土壤中的菌種就可以收納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完成碳中和,甚至比海洋蘊藏更廣大的碳匯,只是目前人類還在研究發展運用的方法。

▲ 遵循 ISO IWA 42 的好處。


不足與挑戰

以 ISO IWA 42 去實踐淨零計畫,比起僅依循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RE 100 來得更超前部署,因為提高了各種組織或其他投資者的認知與支持度。利害關係人透過觀察企業依循 ISO IWA 42 指南,即可確認企業是具備邁向 2050 淨零的決心與行動力。企業在努力完成淨零目標的過程中,必須調和結合國際財稅法、ISO 標準、當地政策與法規等,才能避免重複或是衝突發生。


企業或組織依據 ISO IWA 42 指南進行面向全球的淨零規劃,意味著要拋開本位主義,迎向大量的協調與溝通,投入資源確保計畫能有效實施與監控,且有第三方認證產出可被接受的報告書。


所以,在稽核階段提供更多細節資訊,可能是企業或組織展現整體淨零競爭力的必備條件之一,例如數據提供的單位量可能以週或日計。ISO IWA 42 淨零指南對各項碳排規範皆具備明確的方向與科學性延展,企業與組織必須不斷更新、超越既定的商業模式,以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商業挑戰與變化發展。

▲ 不足與挑戰。


對內對外之重點

ISO IWA 42 淨零指南在 COP 27上同時發表,就是為了解決當前眾多的紛亂資訊,例如企業或組織可能想買碳權、完成碳中和,或是面對業界紛至沓來的新名詞、新規範不知該從何開始,或者難以分辨某機構或單位是否已經獲得國際認可等。


也因為競爭方式跟市場概念的混亂,導致企業大多對 ISO IWA 42 寄予希望,期待在標準發布後的三年實行期間,因為這份淨零指南所提示的共同參考方針,讓組織與企業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更新淨零規劃,達成最終目標。個人與群體的新想法,隨時可至官方社群上提出反饋討論。


ISO IWA 42 淨零指南,目前是以現有的自願性倡議為基準,提供高級別的指導原則。ISO IWA 42 為「淨零」及相關術語定義,澄清了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等範圍差異,也將目標透明度、公平法規法令、可信的宣告等,都能明確訂定在內容裡。

▲ 對內對外之推行重點。


未來國際針對試圖漂綠的組織或企業,若是如前述以刻意遺漏、模擬兩可或是空洞誇大的聲明,致使符合「普遍的誤導性特徵」時,ISO IWA 42 就能更容易針對淨零索賠。


為了要創造更健康永續的供應鏈與生態系統,相信透過監管來擴充應用的 ISO IWA 42 淨零指南,凝聚著全球共同的期待,組織或企業才不至於在完成碳盤查或其他相關報告後,對此舉是否會增加企業碳成本,或是否需要打掉重練產生無所適從的茫然。ISO IWA 42 的整體重點就在於淨零碳排,調和 ISO 標準、以及 ESG、TCFD 等各項準則,針對 ESG 中的環境保護(E,Environment)部分推動淨零減碳,所以整個資本市場勢必得盤整自身的供應鏈或利害關係人的生態圈,無論是上游或下游。


其實都是整體的環環相扣,盤查完下游之後,終究還是要回頭去比對上游的碳排放數據,一樣得按部就班老實推行,都需一起誠實接受檢視。如何結合現代數位科技,共同尋求科技減碳達成淨零碳排的解決方案,才是維持企業永續競爭力的行動重點。


延伸閱讀:

>> 調和淨零通用藍圖的 ISO IWA 42 淨零指南(上)

上一篇:ISO 前瞻趨勢報告:擴大能源轉型
下一篇:ISO 37001 反貪管理系統的推行心法(下)
月刊專欄

HOT 熱門文章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北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中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高雄聯絡處)

Copyright © 2022 BellCERT Group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