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自 2021 年起陸續公布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 AR6),包含「物理科學基礎」、「影響、調適與脆弱性」以「氣候變遷減緩」等專題,結論為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災難、熱浪、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情況屢見不鮮,相對衝擊到能源、水資源與糧食安全,並造成地球居住環境與生物棲地遭受破壞。
為因應氣候緊急之高風險衝擊,聯合國在第 26 屆氣候變遷大會(COP 26)上呼籲應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2030 年前減半,並在 2050 年達到淨零,唯有如此,方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 1.5°C 以內;目前全球已有逾 130 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排放」,台灣亦於 2022 年 3 月正式發表《台灣 2050 年淨零排放路徑》,為企業及社會提供實現「2050 年淨零排放」的行動路徑。
◆ 如何達成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
整體規劃及執行力缺一不可,國際標準化組織所主導的 ISO 59000 系列循環經濟標準預計在 2024 年公布,企業目前或因受限法規或配合供應鏈要求,從最基本的 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到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ISO 20400(永續採購)等,相繼取得第三方驗證,雖對企業節能減碳、永續經營有所幫助,實難呈現整合後所帶來的加乘效果。
循環經濟是實踐企業永續的六大環節之一,從環境、經濟及社會等三大構面切入,配合七大行動領域(包含永續採購、生態設計、產業共生、功能或服務經濟、負責任消費、延長產品壽命,以及有效管理報廢產品和材料),將循環經濟的管理系統融入企業運營,堪稱面面俱到。
在地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循環經濟的貫徹不僅能達到資源再利用、減少廢棄物、降低浪費,還能透過產品設計、鼓勵回收等方式,讓各種資源的副產品或損壞的商品進入新循環,成為新的原料或素材,不僅環保同時也降低生產成本。若再搭配資源永續、節能節碳、透明治理、社會參與及環境保育等五大重點項目,勢必無懈可擊。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憑藉法國標準協會全球首屈一指的循環經濟專案管理系統標準 XP X-30-901,在全球朝減碳、淨零排放加速前進的趨勢下,將有效協助企業進行全方位戰略規劃,創造循環經濟的永續價值。
HOT 熱門文章
【財稅專欄】2022-07-28
【專欄文章】2024-12-25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05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05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