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產業是國家基礎建設、經濟發展之要件,隨著全球區域經濟的發展迅速與成熟,交通運輸快速與便捷的需求,更推升軌道系統製造業之市場前景與發展潛力,從台灣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發展條例,大陸十三五計畫、直到四橫四縱,並已佈建達 1 萬 2 千餘公里高速軌道,皆以軌道運輸功能作為帶動經濟的基礎建設,足以證明軌道工業是國家重大的戰略產業,更是高密度城市永續開發並提升運輸效能之重要工具。
鑒於台灣已是全球航太/汽車/軌道等高端產業系統設備、部件及資/通訊電子產品供應鏈最成熟之提供者,政府於前瞻計畫編列 8,800 億資金、其中近 48 % 預算投入軌道建設,目的即為軌道產業自主化踏出實質一步,計畫第一階段自結合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技術規範開始,訂定基礎架構及介面標準,並由最基礎且安全要求最高之「號誌系統」國產化切入為推動實例,在現有電子及通訊硬體元件成熟之基礎上,加重軟體工程技術運用與開發,結合工業自動控制平台,整合網路與通訊介面,建立核心之「號誌連鎖」安全管理之控制系統、實現從軌道車輛的到港自動偵測至運轉號誌操作及中央控制等自主化目標;第二階段即藉由制度化之基礎架構、進入系統產品設計、製造、佈建測試場域及安全驗證等,並自 2021 年起也將有鐵道基金投入支援、加速產品實現,有效投入市場並提升國產化軌道產品國際競爭力。
2019 年 12 月 13 日於經濟部鐵道局指導下,假中科院舉辦「軌道系統國產化」研討會,會中召集了台灣已實質參與推動之產業代表(如台車/北捷/桃捷/高捷/中鋼/神通/三商電等),分享上述規劃與推展現況,也藉中科院資通所通過「法國標協-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所執行的國際「軌道行業營運管理系統 – ISO/TS 22163」認證暨頒證時機,宣示推動軌道產業自主化之決心,期盼真正落實產業進階升級,為台灣總體經濟建設再創新局。
HOT 熱門文章
【零碳快訊】2024-02-06
【反貪腐專欄】2024-05-06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05
【國際標準新知】2024-09-02
【專欄文章】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