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已儼然進入緊急狀態,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蔓延,各國紛紛採取鎖國政策因應,意外的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讓地球得到喘息的機會,但卻仍不足以阻止二氧化碳水平屢創新高。
說 2020 年是有記錄以來氣候變遷最為劇烈的一年並不足為過。東南亞遭受毀滅性的熱帶氣旋和颱風、澳洲和加州森林大火肆虐、中非遭遇有如猛獸般的洪水,這些 2020 年極端氣候的清單,將成為許多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雖然紐西蘭近期招集 1,800 多個各國的相關單位,共同發布了「氣候緊急狀態聲明」,然而各國政府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保護地球的承諾,卻顯得空洞而無為。
《巴黎協定》自 2015 年簽署以來已屆五周年,除了政府單位應制定政策、落實執行之外,也已屆民間組織理當響應並採取行動的時候。您的公司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並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
深耕潔淨的綠色文化
一個積極響應綠色文化的組織,定會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列為組織的重要任務,並在制定相關的策略與流程中,多方面的將對環境的影響納入考量。當務之急是,釐清現階段組織對環境的影響,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以此為基礎,你可以辨別組織在哪些方面可以更明智的使用資源,哪些活動會讓你成為令人詬病的共犯。
ISO 環境管理系統(EMS),如 ISO 14001,具備健全、客觀的流程,為解決環境管理問題提供絕佳的基礎。透過詳細說明如何識別、管理、監控環境管理相關實務的種種細節,引導組織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廢棄物污染問題,有時甚至裨益成本支出。
一個完備的環境管理系統(EMS)將兼顧到組織整體,一個組織部門效能的提升將不會以另一個部門績效的下降為代價。
計算你的碳足跡
沒有量測就沒有改變,但切魚可不只有一種方式。有一套國際公認的碳足跡量測方法將會對你有所幫助,你的年度報告會顯得有根有據,讓投資人和利益相關者在閱讀時更有感。
ISO 14064 標準就是這樣一種工具,它為產品碳足跡的量測與報告制定,提供了實務作業中的準則、需求和操作指南。它的內容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與《溫室氣體(GHG)協議》的內容,不論在量化、監測或驗證溫室氣體的排放規範上,都相符合。
節能再升級
組織使用的能源類型和數量可能對其碳排放量產生巨大影響。那麼減少碳足跡可以從哪裡開始呢?
制定有效使用能源的政策,是個不錯的選項,但需要有明確可衡量的目標,以及收集可靠數據的方式,並且要恆常進行審查、持續改善。
如果這些讓人聽起來有些不知所措,那麼制訂出清楚的作業流程和操作指南會有所助益。例如: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中,對如何建立一套包含策略制訂、方法量測以及持續改善的能源管理系統,就有詳細的闡述。藉由推行國際標準系統,組織對能源管控的重視程度,不論在面對員工、客戶、投資人或其他利益相關者時,都可不言而喻。
HOT 熱門文章
【財稅專欄】2022-10-26
【法律專欄】2024-12-05
【專欄文章】2024-08-30
【專欄文章】2024-12-25
【專欄文章】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