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 標準架構-分為 4 個系列
CSR 報告書-打造百年企業,以台積電為例
從台積電完整的 2019 年 CSR 報告書中,可看出台積電的產業地位與永續經營潛力。有分析指出,若企業善盡社會責任,還能提高獲利能力。因此,除了營收與獲利面的績效,台積電的 ESG 成績單更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台積電董事長暨企業社會責任執行委員會主席劉德音在報告書上指出,企業在追求獲利與成長的同時,必須也要重視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公司治理。他說,台積電成立以來,除在本業追求發展、致力公司治理外,並與各方面利害關係人有良好互動,善盡企業公民責任,以追求台積電的永續未來。
長期以來,台積電秉持提升社會的願景,用科技與創新來協助解決人類面臨的各項挑戰。台積電抱持著感恩的心情,具體做了許多事情,積極回饋社會,近年來已成為業界的標竿。當公司在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也鼓勵員工在思想上和做法上追求創新突破, 培養同理心與視野。 因此台積電於民國 108 年組成了企業社會責任執行委員會,與多位不同領域的高階主管一同訂定公司未來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方針,並會同我們的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一同推動台積電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工作並使它成為台積電文化的一部份。我們重新檢視公司的核心能力以及兩大基金會能夠發揮影響力的領域,選定了 SDG 的重點,並鼓勵同仁運用自身的專業與熱情,幫助公司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社會。
在每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可以看到過去一年如何在各方面採取行動並成為永續未來的實踐者。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何麗梅用一年 272 種製程技術,為客戶實現 1 萬 761 種產品創新,說明台積電的創新商業模式與核心能力。台積電近年來每年投入 200 億元以上的環保支出,成功推動 763 項節能、節水、減廢的創新專案,海外據點亦達成零碳排放目標,實現了綠色的低碳營運模式。
何麗梅指出台積電相信企業存在的意義,是為世界持續帶來正向的改變,「誠信正直」與「負責任的經營」是一貫不變的立業基石;因為每一位台積人堅守崗位,更多美好的改變正在不斷發生,如此生生不息的美善循環,將為台積電邁向永續之路,注入源源動能。
台積電的 15 項 ESG 成績單
要能成為百年企業,永續經營的能力就不會只是在財務面。以台積電 2019 年的 ESG 成績單來說,他們繳出了經濟、環境與社會三大面向的「永續績效」。
經濟面向
1. 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
2. 53.9 % 的股東總報酬率。
3. 29.59 億美元(約 888 億台幣)的研發費用,佔年度營收 8.5 %。
4. 公司市值 8.6 兆台幣(2020 年 7 月 27 日已正式超過 11 兆)。
5. 7奈米強效版(N7+)製程技術領先全球導入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進行量產。
環境面向
1. 揮發性有機氣體削減率 97.8 %,連續 5 年超過 95 %。
2. 全球購置約 9.1 億度再生能源、憑證及碳權,全台半導體廠最多。
3. 美國 LEED 綠建築認證面積全球半導體產業第一。
4. 全台第一家通過 TM002 獎勵碳權申請的半導體企業。
5. 廢棄物回收率 96 %,且連續 5 年達 95 %,掩埋率連續 10年 小於 1 %。
社會面向
1. 社會參與總投入金額 5.85 億元。
2. 台灣地區新進碩士畢業工程師全年整體薪酬約為 31 個月本薪。
3. 社會參與受益人次超過 22 萬。
4. 台灣廠區直接員工每月平均收入達台灣基本工資 3 倍。
5. 台積志工服務總時數達 8 萬 3,797 小時。
這 15 項 ESG 成績,不僅展現出台積電的 CSR 成效與在環保方面的投資,更是進入各個市場的重要鑰匙。因為,歐盟市場正在研擬「邊境碳稅」,不久的將來,沒能善盡減碳減排的企業,其所生產的產品輕則要被課徵碳稅,成為另一個關稅障礙,重則會被拒絕在歐盟的市場之外。畢竟全球經濟發展與世界局勢都處在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找出 ESG 成績好的企業,就有機會找到下一個與台積電同樣擁有永續經營潛力的百年企業。
第三方機構查證並頒發證書
貝爾國際驗證機構,援引全球性非營利組織 Accountability 所制定的《 AA1000 的查證標準》,針對報告書中揭露的資訊進行查證。在查證報告中將指出,本報告書已符合資訊揭露的實質性(Materiality)、回應性(Responsiveness)及完整性(Integrity)。查證結束後並頒發獨立第三方查證聲明書(Independent third party assurance statement)。執行永續性報告查證可進一步證明-您對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經營的承諾。
參考來源:
● standards@globalreporting.org
● 維基百科(英文)
● https://csr.cw.com.tw/article/40743 CSR@天下
HOT 熱門文章
【企業驗證訊息】2022-05-11
【財稅專欄】2022-07-28
【專欄文章】2024-12-25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05
【法律專欄】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