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 2025 年 8 月 18 日公布所抽驗的 30 件市售枸杞,結果全數檢出重金屬鉛及鎘,聲稱部分產品疑似超過法規標準,引發民眾食安疑慮。
仔細來看檢測結果,枸杞法規依據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屬於其他未列之蔬菜及水果類,限量分別為鉛:0.1 ppm、鎘:0.05 ppm。此次檢測的 30 件樣品,其中有 2 件鉛、4 件鎘超出此標準,最高檢出值為鉛:0.13 ppm、鎘 0.081 ppm,表面看來確實是超標。
不過實際上,蔬果植物類重金屬除菇蕈類限量是以乾重計,其餘皆是以鮮/濕重計,但市面上枸杞多數以乾燥型態販售,當乾燥過程水分流失,重金屬濃度會隨之提高,如果直接檢測,很容易就超過原鮮果之限量標準,所以實務上,要考量產品脫水前後之實際水分含量,回推適用之限值,計算公式為”檢測值 ×(100 %-鮮果含水量 %)/(100 %-乾果含水量 %)”。
以此事件為例,先假設新鮮枸杞水分為 70 %、乾枸杞水分 15 %(與實際可能有少許偏差),鉛最高檢測值 0.13 ppm,若要推算新鮮枸杞數值=0.13 ×(100 %-70 %)/(100 %-15 %)=0.0459 pm,低於限量標準 0.1 ppm;鎘最高檢測值 0.081 ppm,推算新鮮枸杞數值=0.081 ×(100 %-70 %)/(100 %-15 %)=0.0286 ppm,同樣低於限量標準 0.05 ppm,若以此數據類推,此次檢測之 30 件枸杞樣品,皆符合法規標準。
此新聞一出,食藥署即刻跳出來澄清,雖消保協會確實沒有盡到查證之責任即發出新聞造成社會恐慌,不過我們在實務上確實常常遇到乾燥過後的產品難以確認是否合格的情形,商家也不容易取得未乾燥的新鮮產品。雖然有換算公式,但手邊的乾燥產品要知道水分含量並不困難,但要知道乾燥前的鮮果水分含量多少就不是這麼容易了,所以對於市場上多數以乾燥型態販賣的產品,如何管控重金屬標準,也是有其改進的空間。
貝爾國際檢測科技/檢測中心為符合 ISO/IEC 17025 之第三方公正檢測實驗室,蔬果植物類重金屬已取得 TAF 認證,如有相關檢測需求,歡迎洽詢我們客服窗口(03-3476680)。
HOT 熱門文章
【財稅專欄】2022-10-26
【法律專欄】2024-12-05
【專欄文章】2023-08-01
【專欄文章】2022-09-19
【專欄文章】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