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滿足線性質各自不同,如果不認清,跑錯了路線,回頭再來,可能為時已晚。大多父母對名利不滿足,總要小孩立志求名 – 當總統、當偉人;實質求利 – 賺大錢、買豪宅。當有些父母自己滿足了,就說小孩興趣就好,做什麼都可以。但是,兩者都會出問題!因為小孩不是你,他有自己的滿足線。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在自己的興趣,也不一定能達到最大的滿足。因為滿足線是多類的,唯有幫他認清自己心中的最主要的滿足線,才是父母該做的事。
第二部分是要安排如何到達滿足線。當認清了最主要最難達成的那條滿足線,及其他滿足線在自己心中的份量與排序後。再過來就是要懂得如何安排去達成,這就是安排人追求無怨無悔的一生。滿足線的追求,並非一定有排擠性,如名利可能雙收,愛情麵包也可兼得。但也可能追求財利而惡名昭彰,或家庭親情缺憾。這當中變化無常,拿捏分寸複雜,自古聖賢書,至今人生哲學書籍教導眾多,不在話下。需重要提醒的是,最主要滿足線是主要慾望, 雖常是最困難滿足的,須花較大的努力。但如果只照顧到主要滿足線,而其他容易到達的滿足線,卻成了缺憾,是非常不智與沒有效率的。
第三部份是要懂得調整滿足線,因為人生到達一定年齡,不管名、利、能力、技術…會消退。如不降低慾望,懂得真實地去調整滿足線,常會是遺憾怨悔的結尾。而如果你已真正到達過滿足線,這些的實質上消退,不會讓你因此而變得不滿足。也有人想要用修行去除慾望,根本消失滿足線-菩提本無樹,參透如金剛經所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雖放下一切也能得到一切,但那是不可思議的德行修養,非大德之人,難以成就。
人生既在世,即有緣於塵,總是要明白帶你來到世上的那些慾望。別弄錯了功課,才能走一遭沒有遺憾的人生。共勉!
延伸閱讀:
HOT 熱門文章
【專欄文章】2024-12-25
【國際標準新知】2024-12-05
【ISO之窗】2024-02-23
【專欄文章】2024-05-14
【BellCERT教育訓練開課訊息】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