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月刊專欄

期別選擇
期別:234
發布日期:2024-12-23
閱覽人數:84
強化供應鏈韌性,開創企業永續生存之路(下)

國際情勢引發供應鏈結構的轉變

美中貿易戰、科技戰,使得美中產業鏈逐漸脫鉤,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封城、管制及停工等措施,造成供應斷鏈,關鍵零組件產能受制於他國,以及全球物流供應大亂等現象。 疫情衝擊下,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將促使企業加速建置跨國、跨區生產基地,降低供應鏈過度集中的斷鏈風險,同時導入數位製造、建立數位平台,強化供應鏈韌性。遠距及零接觸模式將成為新常態,無人化工廠、自動化、遠距工作、遠距教學及遠距服務,以及線上商業模式、線上線下整合,以及因應而生的新興業務將持續成長。


此外,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抬頭,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130 個國家宣告發展淨零碳排,不僅先進國家制定產業政策投資國內基礎建設與補助技術研發,科技大廠如微軟、Google、Apple 也響應碳中和目標,促使上下游供應商必須落實低碳生產。未來品牌廠與上游廠商關係將更緊密,垂直整合更明顯,臺灣未來供應鏈競爭力將取決於上下游如何快速協作的高韌性,以及符合客戶要求的綠色供應鏈能力。


運用「營運持續性管理系統」打造健全的高韌性供應鏈

全球正在面對營運中斷的威脅,政府單位與世界各國組織,紛紛推動營運持續性計畫,並引用 ISO 22301 營運持續性管理系統標準,實施管理系統以減少破壞性事件的影響(包括:資訊系統安全、通訊、消防安全、配電、病媒蚊、設備設施、供應鏈中斷等災害),透過規劃、推動 ISO 22301 : 2019 營運持續性管理系統,能有效管控各種危機, 將傷害降低至最低,根據當時局勢檢視營運風險評估的完整性與適切性,確保支持關鍵功能的人力、物力和服務的連續性,並提升企業自動調整與快速反應的能力,使企業遭遇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以及定期協助企業檢視計畫實施與監控的有效性,所以,透過 ISO 22301 營運持續性管理系統,不僅有助於企業自身發生營運中斷的風險與損害,亦能協助企業建構高強韌的供應網絡,在重大的行業危機中持續保有競爭優勢。若想更進一步了解 22301 : 2019 營運持續性管理系統,請參閱貝爾 2020 年 5 - 6 月的月刊內容。


如何成為綠色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製造研究協會於 1996 年提出,用意是將環境問題和環保議題融入整個供應鏈過程,在 2006 年歐盟 WEEE 及 RoHS 指令的壓力下,國內許多中小型電機電子廠商起初仍然心存觀望的態度,直到面對來自客戶的綠色要求時,才意會到可能會因此流失訂單之競爭危機,因此,符合綠色供應鏈標準逐漸成為業者新競爭力甚至保住訂單的新挑戰。


各國政府也端出強力措施, 如歐盟 2023 年起將課徵邊境碳關稅,環境友善成為交期與良率之外的重要指標。而其他國際大廠也紛紛響應,如蘋果、特斯拉、微軟已宣告未來的減碳目標。對能資源大量仰賴進口、環境污染嚴重的台灣來說,綠色振興的規劃更是重要,由此可見,綠色產品之永續發展是必然的趨勢,若無法達到環保要求,恐被國際環保趨勢所淘汰,唯有建立足以長久因應之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才能迎接接踵而來的綠色挑戰。


綠色供應鏈可透過以下幾種方式達成:


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又稱為生態設計。綠色設計主要理念是使有形的產品、零件及無形的系統、服務等,透過「設計」的手法,更加符合保護環境的要求。因此從產品及服務的企劃設計階段,即考慮包括材料選擇、產品結構、功能製造的過程、包裝與運輸方式、使用,甚至到廢棄後的處理等對環境可能產生的衝擊,並強調對資源與能源有效利用,從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預防廢棄物產生及最佳的材料管理,希望藉此減低不必要的浪費與廢棄物處理問題,同時也減緩地球資源耗竭。


綠色生產

綠色生產(Green Production)是指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以管理和技術為手段,實施工業生產全過程污染控製,使污染物的產生量最少化的一種綜合措施。以斯里蘭卡的「綠色成衣廠」為例,其立下許多綠色生產的典範,例如,特殊設計的窗戶,採用自然光,工廠所有主管都穿 T 恤,夏天無冷氣,全部改用冷卻器,屋頂也裝設隔熱板,所有使用的電力都來自再生能源,並且設置雨水儲存設施來供應部份用水。


綠色行銷

綠色行銷是指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綠色消費的消費習慣,將綠色環保主義作為企業生產產品的價值觀導向,以綠色文化為其生產理念,力求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所做的行銷活動。綠色行銷的具體執行方法包含綠色資訊的蒐集、綠色產品的探討及綠色形象的塑造。收集綠色相關資訊,研究產品在設計上材料的選擇以及產品的功能、製作過程、包裝、運輸和使用後的廢棄物處理是否符合綠色標準,透過淨灘、使用綠能等將企業樹立為綠色的形象,藉以強化在民眾心中的良好印象,以及提升品牌的好感度。


綠色回收再利用

綠色回收是指產品報廢後,對產品和零部件進行回收處理,使產品或零部件得到迴圈使用或再生利用,以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可說是整個綠色供應鏈的最後環節。產品生命週期結束之後的處理方案有很多種,各種方案的處理成本和回收價值並不相同,最佳的回收方式就是考慮產品及零部件的回收處理成本與回收價值,以最少的成本代價,引導消費者進行綠色回收以獲得最高再利用的價值。


總結

我們觀察近些年隨著「獲利空間減少」、「政治風險增加」、 「科技快速轉變」及「業務中斷成本上升」四大因素的驅使,讓企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的訴求不斷強化,同時也迫使企業對供應鏈變革的關注愈發強烈。因此,企業唯有超前部署,擁抱綠色環保與強化供應鏈韌性,提升應變力及生存力,才能開創企業永續生存之路。


參考來源:

●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544301.html

https://ctee.com.tw/news/tech/536798.html

● 綠色供應鏈管理之分析pdf

https://www.sohu.com//445102950_168370

上一篇:「富士達股份有限公司」 獲頒 ISO 9001:2015 品質、ISO 14001:2015 環境、 ISO 45001:2018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合格證書
下一篇:IATF 16949 汽車近期發佈消息通知
月刊專欄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北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台中聯絡處)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集團總部(高雄聯絡處)

Copyright © 2022 BellCERT Group TAIWAN.